来源:雪球App,作者: 浩瀚-深圳,(https://xueqiu.com/6364603255/253319191)
其实问了两个问题
第一个,openAI的发展历程。
OpenAI是一家非盈利的人工智能研究机构,成立于2015年12月,由埃隆·马斯克、萨姆·奥尔特曼、格雷格·布罗克曼等人联合创立。
OpenAI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:
创立阶段:OpenAI在2015年12月由马斯克等人创立,宣布将致力于确保人工智能(尤其是强人工智能)的发展能够造福全人类,避免其集中在少数人手中。
发展阶段:OpenAI在接下来的几年里,积极开展了一系列人工智能研究,包括在游戏、自然语言处理、机器学习等领域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。
转型阶段:2019年,OpenAI宣布将转型为OpenAI LP,成为一家受控的有限责任公司,以便更好地吸引资本和人才,同时保持其原有的使命和原则。
成果阶段:OpenAI在近年来发布了一系列重要的人工智能模型,如GPT-3,这些模型在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展现出了强大的性能,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。
OpenAI的发展得益于其明确的使命、优秀的团队、充足的资金和开放的研究环境。同时,它也面临着一些挑战,如如何确保人工智能的安全性和公平性,如何处理与商业利益的关系等。
=================
第二个问题,为什么中国没有诞生像openAI这样的公司?
中国没有诞生像OpenAI这样的公司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:
1. 资金支持:OpenAI得到了大量的投资支持,包括来自硅谷的知名投资者和企业家,如SpaceX和Tesla的CEO埃隆·马斯克。这为OpenAI提供了充足的研发资金和运营资金。而在中国,虽然AI领域的投资也在增加,但与OpenAI的资金规模相比仍有一定差距。
2. 人才储备:OpenAI聚集了全球顶级的AI研究人才,这些人才的存在是OpenAI能够进行前沿研究和开发的关键。而在中国,虽然AI人才储备在逐渐增加,但与国际顶级水平仍有一定差距。
3. 研究环境:OpenAI在硅谷这样的创新环境中成长起来,得到了充足的信息和资源支持。而在中国,尽管AI研究和应用的环境正在不断改善,但与硅谷等地相比仍有待提高。
4. 法规政策:OpenAI的发展得益于美国在AI领域的开放和鼓励创新的政策环境。而在中国,虽然政府对AI领域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,但在数据安全、隐私保护等方面的法规政策可能会对AI研究和应用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。
5. 商业模式:OpenAI采取了非盈利的商业模式,这使得它能够专注于前沿的AI研究,而不必过分关注商业利润。而在中国,大多数AI公司都采取了盈利的商业模式,这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公司的研究方向和深度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
一个感觉,和我平时的感觉类似,中国虽然大力投资科研,但是我们还不是全球科研中心,前沿的东西我们一直处于学习追赶的状态,其实就是追赶美国。
其次,我们在科研文化氛围,长期主义方面缺乏坚持,中国不缺钱,缺乏沉淀。实际上今天的大模型并没有特别之处,关键是人家持之以恒的不断训练,从量变到质变,从一个简陋的工具变成强大的工作助手。如果没有“狼来了”,我们的语音助手还停留在播天气预报,闹钟提醒的阶段。
早在2015年第一波AI浪潮时期,我们国内当时都在嚷嚷各种自然语言处理,医疗大数据,AI诊断以及药物发现等等各类垂直应用,各类公司信誓旦旦都说进展神速,直到现在才发现,原来还是原地踏步走。没有一个先进的榜样,我们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前进。
所以当ChatGPT横空出世的时候,周鸿祎们今天才仿佛茅塞顿开了。
国内大咖们认为我们落后两年,其实两年已经很落后了。看看,已经在他能部署的地方统统部署了ChatGPT,Windows,office, edge,等等。等别人先发占据了这些领域,我们恐怕连喝汤的机会都没了。跑马圈地的速度非常快,几个月的时间也不能浪费。
也许有些悲观,我现在只希望,我们未来的ChatGPT们还能守住一部分中文世界,这已经很好了。
科技的战争,一招鲜,吃遍天。或者叫赢家通吃,残酷的还在后面。
坚决不能脱钩断链,必须勇敢承认,我们还是小学生,还得向先进国家学习,没有不耻下问的勇气,不能放下身段,永远无法胜出。
最后,我们是数据产生大国,我们很清楚数据的意义和生产力。但是面临该怎么用的严峻问题。管得太死不行,放开又怕失控。clear and pressing,时不我待。我们需要数字时代改革的勇气。
思维有些跳跃,感谢阅读。
$科大讯飞(SZ002230)$
$三六零(SH601360)$
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。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,请及时联系我们,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,E-mail:xinmeigg88@163.com
本文链接:http://tzq.tttmy.cn/news/11077.html